- 中國失能老年人4年后達4200萬 空巢老人將過億
- 據新華社電昨天,全國老齡辦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披露,據測算,4年后也就是2020年,我國的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2900萬。李志宏在昨天召開的2016(首屆)京津冀養老論壇上指出,目前,我國的老齡化進程日趨嚴峻。伴隨著這一進程,失能、高齡、空巢和獨居等養老服務重點對象大幅增加。據測算,
-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發布
- 調查結果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工作,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納入國家戰略,采取了一系列發展老齡事業的政策舉措,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積極作為,社會各界廣泛支持,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取得重大成就,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老年人口變動趨勢中蘊含著整體向好的新變
-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
- 8月26日,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也為我國在未來15年的時間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行動綱領。“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也成為今后15年乃至更長時期“健康中國&r
- PPP應用于我國養老服務業的政策分析
- PPP作為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供給方式,已經在國外以及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備了良好的實踐基礎。但是,該模式在我國公共服務供給領域的應用仍然處于發展初期,應用于我國養老服務業仍存在很多不可回避的制約因素,亟待解決。構建養老服務公私合作的監管體系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而PPP在我國也同樣是新型
- 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模式及解決路徑!
- 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模式及解決路徑,本篇文章以上海為例,總共分三大部分:一、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現狀分析;二、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推進模式;三、推進醫養結合的路徑選擇;一、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現狀分析上海市養老機構631家,醫保聯網的92家,醫保覆蓋比例僅為14.5%。養老機構的醫保
- 喜訊!60年國家級中醫治中風國寶方公開!
- 在全國的一次統計中,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一人將遭遇腦中風,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腦中風或致殘。中國的腦中風發病率在世界上一直高居前兩名,中風的最普遍后果就是偏癱……張學文首屆國醫大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急癥中風協作組組長如此兇險的一個病,無特效藥,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國醫大師,中
- 張世平:我國老齡化的五大特點,六大措施積極應對
- 3月12日(星期六)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相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全國婦聯原副主席張世平: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一是老齡人口爆發式增長。2015年60歲以上老人2.22億,
- 委員提案|要積極探索多元化養老模式
-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我國正進入一個加速老齡化的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今年兩會,他帶來了關于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的提案。 張連起認為,養老模式要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與經濟發展水平相結
- 中辦、國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意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
- 中國傳統養老模式的啟示,建立立體型養老體系
- 中國社會的老齡化正在比意料更快的速度來臨。學者的研究發現,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用了近百年的時間,而中國只用20年便迎來老齡化,并且社會老齡化的速度還在加快。一個提前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對國家、社會與個人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單說養老一項,便足以讓人頭大。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肯定有很多老人要
- 我們需要多少錢養老 1000萬元也未必夠?
- 未來養老需要多少錢?曾經有理財專家認為,沒有100萬元,幾乎免談,更有甚者表示一個將在2027年之后退休的人,需要300萬~500萬元才夠養老,類似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這到底是聳人聽聞還是確有道理?這個問題雖然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中國人目前都在擔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央
- 中醫藥健康旅游正在興起
- 21世紀,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和健康旅游的興起,養生保健與旅游相結合的模式逐漸形成,人們對旅游品質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走馬觀花式的疲勞旅行也已被觀光休閑、養生保健所替代。我國有著豐富的中醫藥健康旅游資源,市場空間和需求潛力巨大,發展前景良好。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游業深度融合,可以使旅游者在旅行過程中獲取
- 海口加大力度開展醫養結合試點 將探索養老機構共有產權新模式
- 為將海口打造成全國醫養結合的領先城市,今天,海口市決定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海口恭和苑健康療養度假園區等高端養老醫療機構改革創新,探索出一條更具可行性的醫養結合發展道路。 一幅一尺見方的藍色布藝蝴蝶裝裱在畫框里,栩栩如生。這幅精巧的作品出自在恭和苑健康療養度假園區療養的八旬老人洪邦耀之手。而在恭
- 全國老齡委部署2015年全國“敬老月”活動
- 近日,全國老齡委發出通知,啟動以“培育敬老家風,建設和睦家庭”為主題的2015年全國“敬老月”系列活動,并對活動安排進行統一部署。通知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講話精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為根本任務,廣泛組織和動員
- 我國進行最大規模的老齡國情調查
- 8月1日零時4萬名調查員進村入戶摸清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和養老服務需求7月28日,全國老齡辦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以8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4萬名調查員將進村入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以下簡稱“第四次調查”)。 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第四次調查領導小組常務副組
- 全國老齡委將開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檢查評估
- 7月16日,全國老齡委下發《關于開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檢查評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全國老齡委將于今年下半年對各地、各成員單位《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執行情況開展檢查評估。 此
- 莫讓農村老人成為老齡化社會中的孤島
- 國務院參事馬力曾在北京大學第八屆中國老齡產業高端論壇上透露,在城市,領取退休金的人群大概占86.8%,而農村領取退休金的人群僅占18.7%,大量靠的是家庭和土地養老。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在我國940萬無法自理的老人中,農村占了746萬。與此同時,農村養老壓力更表現在,中國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根基已經日益瓦解,在農村有半
- “以房養老”,咋投才好?(民生視線)
- 去年6月,中國保監會宣布在國內開展“以房養老”保險試點。對這種養老方式,肯定者有之,質疑的聲音也很響亮。今年4月,國內首款“以房養老”產品面市,但截至目前簽約者寥寥,新產品市場遇冷。 哪些問題導致人們對它不買賬?哪些人適合用這種方式養老?聽聽老百姓怎么想,保險公司、監管部門和專家如
- 我國養老人才極缺:盼養老專業高職生免費入學
- 按“十二五”規劃,我們需要有500萬持證上崗的養老護理員。但是截至去年年底,全國養老從業人員不足50萬,持證上崗人員不足5萬人,養老人才急缺。 去年,全國66個可以開設養老服務專業的學校,成功招生的有44個。有17所學校計劃招生50人,其中招到20至25人的有7所,不足20人的有3所,還有1所學校只招到1人。
- 老年人旅游市場已達600億,醫療和文化旅游是重點
- 有錢也有閑,更有一股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這是今天很多老年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與為生活打拼的年輕人相比,花甲人群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實,他們更有能力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愛遠游的他們老年人出游的熱情有多高?無論從身邊親友的言談中,還是從網絡上旅游達人曬出的經歷里,都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