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位于東營中心城近郊,是環渤海經濟帶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腹地。區域東起東八路,西至東青高速公路,南至小清河,北以武家大溝為界。版圖面積83.03平方千米,國有土地11. 東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位于東營中心城近郊,是環渤海經濟帶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腹地。區域東起東八路,西至東青高速公路,南至小清河,北以武家大溝為界。版圖面積83.03平方千米,國有土地11.4萬畝,總人口6100人。
示范區的前身為國營廣北農場,是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國有農墾企業,有著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優越條件:一是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地處東營市中心城南部近郊,距中心城直線距離
2010年8月,為加快推進黃藍戰略推進實施的步伐,東營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東營市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決定以廣北農場權屬面積為界,成立東營市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參照市屬省級經濟開發區職責,賦予示范區經濟和社會管理職能。2010年12月,示范區管委會正式成立。
憑借著優越的區位條件、資源優勢、規劃優勢以及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優惠政策,示范區在眾多在建農業園區中脫穎而出,2011年11月,被省政府批復為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今年4月,被國家科技部批復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今年6月8日,經市政府同意,東營市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更名為東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短短半年時間,示范區已躋身進入國家農業園區種子隊行列,實現了“省級農高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高區”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跨上了更高的發展平臺。
目前,示范區轄三個分場,四個行政村,擁有廣北實業總公司、鑫立方投資公司、菁華林業公司、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等4家區屬國有企業,東營土谷神節水科技公司1家合資公司以及包括大地集團、齊潤化工集團在內的7家規模以上企業。
一、規劃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主題,以資源高效集約利用與農業功能全面開發為主線,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探索建立“高新技術支撐、現代服務業引領、一二三產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 現代農業新模式,創建生態、高效、智慧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二)發展原則。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堅持資源集約,實現高效發展;堅持特色定位,實現錯位發展;堅持科技引領,實現科學發展;堅持改革創新,實現創新發展;堅持統籌兼顧,實現融合發展。
(三)發展定位。到2015年,建成全市“低碳園區、綠色城鎮、城南花園”;黃河三角洲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核心區;農業創新創業服務業聚集區;一二三產業融合,培育新型農業樣板區;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科技支撐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園區。
(四)發展目標。到2015年,園區GDP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50%;財政收入達到1.5億元,年均增長40%;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達到2.5:3.5:4;城鎮化水平達到100%;就業人員達到1.5萬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98%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顯著提高;培育年銷售收入過億元龍頭企業5家以上;林木覆蓋率達到40%以上;全部實現農業技術集成化、生產過程機械化、管理服務信息化。
二、規劃布局建設重點。按照黃河三角洲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核心區功能要求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要求,建設“一城、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