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线国产精品|av热久久|av一线天|av在线免费观看网址|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美女

健康產業網
當前位置:首頁地方政策
浙江健康產業發展思路研究報告
添加時間:2013-12-13 07:45:44作者:來源:浙江省發改委

      一、健康產業概要

  健康產業是指與維持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相關的一系列有規模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和信息傳播等相關產業的統稱。國內外文獻資料研究表明,健康產業主要包括健康服務業與健康制造業兩大領域。其中,健康服務業與健康預防、修復、康復最為密切,能夠直接為健康人群與患病人群提供服務,以達致健康狀態;健康制造業以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制造為基礎,需要通過健康服務領域的專業咨詢及使用,滿足公眾的健康保健需求。

  健康產業隨經濟社會的持續進步和公眾對健康的理解不斷深化、對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而發展壯大,是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朝陽產業”,被比爾·蓋茨喻為“未來能超越信息產業的重點產業”。作為以“維持、修復與促進健康”為中心的產業體系,健康產業既具有經濟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既解決經濟增長問題又滿足公眾健康需求,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景和最為重要的產業領域,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發展的新興產業。

  二、浙江產業基礎與不足

 ?。ㄒ唬┙】诞a業發展優勢領域

  1、健康服務方面:我省的醫療服務優勢主要體現在較為完善的三級診療體系與相對較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據省衛生廳統計,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非公立醫療機構502家,實際開放床位27726張、比上年增加35.2%。溫州市作為國務院醫改辦社會資本辦醫聯系點,社會資本辦醫已邁出實質性步伐。健康管理領域,優勢體現在學術教育和專業服務機構方面,杭州師范大學健康管理學院是國內首個健康管理學院;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業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一批專業化醫療服務機構已經顯現較大的發展潛力。康復護理領域,依托浙江集江、海、山、湖于一體的地理環境、通暢便捷的交通以及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在麗水、衢州、金華等地興起了規模較大的健康休閑和養生養老產業。健康信息領域,杭州市是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擁有阿里巴巴、創業軟件、圖特信息科技、聯眾醫療科技等較多健康信息龍頭企業,產業規模與實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2、健康制造方面:醫藥器械領域,我省醫藥制造業的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藥品銷售總額位居全國各省市第4位。健康食品領域,2011年產值位列全國第5位,胡慶余堂、立鉆、正大青春寶等浙江龍頭企業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全省綠色食品企業649家,綠色食品總數1193個,分別位居全國第3和第5位。“浙八味”等道地藥材,厚樸、杜仲等大宗藥材以及鐵皮石斛等珍稀藥材在全國市場中占據主要份額。

  此外,我省加快發展健康產業還有如下優勢,一是市場機制先發優勢在健康領域同樣有所表現,民間資本充裕且投資積極性較高。二是市場需求優勢。我省城鄉居民收入相對高于其他省區,健康服務有效需求充足;高收入群體較為龐大,對個性化健康服務與管理的要求較高。綜合來看,浙江具備率先發展健康產業并在這一領域走在全國前列的良好基礎條件。

 ?。ǘ┐嬖诘牟蛔?/span>

  1、總體認知不足、認識有待提高。健康產業概念體系較新,尚缺乏發展共識。從社會公眾角度看,對健康的認識和關注有所不足。寧波市一項調查表明,只有30.4% 的調查對象能做到定期體檢。從產業界角度看,對健康產業及其未來巨大發展潛力認識不足。健康產業發展格局仍處于點狀的、局部的發展狀態,質量品牌意識較弱,產業中介服務較為欠缺,大規模的健康產業信息流、投資流、人才流尚未凝聚而成。從政府政策角度看,對健康產業直接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認識不足。有健康測算表明,在醫療保障方面投入1塊錢,就會得到8元左右的收益;但政府對健康產業的重視和支持與其影響程度不匹配,沒有達到應有的政策高度。

  2、產業發展不足、產業化程度有待提高。浙江健康服務業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健康產業總量提升空間巨大。優勢資源產業化程度不夠,作為資源種類近2400種、蘊藏量達10多億公斤的中藥材大省,省內許多珍稀的中醫藥自然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醫藥制造業集中在低附加值制造領域,產業結構層次較低,基因藥物、生物工程育種等先進技術含量高的醫藥產業所占份額偏少。在健康食品方面,產業組織化、市場化程度不足,許多健康食品尚處于售賣原料階段,高技術研發應用不足,難以適應居民對功能性健康食品的需求。

  3、規范發展不足、政策體系有待健全。健康產業關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質量,是涉及社會和諧安康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政策引導與產業技術標準必不可少。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都有嚴格而系統的質量安全、技術評定等產業規章制度。但是由于健康產業在國內尚屬于新概念、新事物,全省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規和制度體系,產品與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行業規范化建設不足。

  三、發展重點與對策建議

 ?。ㄒ唬┘涌彀l展健康服務業

  1、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落實好省委、省政府“人才下沉、資源下沉”要求,深入推進省市縣合作辦醫;嚴格控制杭州主城區內省級醫院和部分市級綜合性醫院床位數量擴張,深入推進大醫院內涵提升發展。深化縣鄉村醫療衛生資源統籌配置改革,強化縣鄉聯動、鄉村一體,推進縣鄉村協同發展。大力發展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臨終關懷醫院、專業護理院等緊缺型醫療服務機構。

  有序推進社會資本辦醫。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的基礎上,引入社會力量、擴大服務供給,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建立目標導向倒逼機制,相關部門合理分工、明確責任,省市縣通力合作、層層落實,到2015年全省社會資本辦醫床位數占比達到20%以上。溫州市制訂出臺“1+16”政策文件,社會辦醫正在取得較大突破,要將溫州等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適時在全省推廣。

  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轉制。跟蹤了解和適時總結慈溪市第二人民醫院、溫州市腫瘤醫院引進CHC投資管理經驗,有選擇地推進一批公立醫院與外資、民資合作辦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公立醫院。要建立公立醫院對民營醫院的幫扶協作機制,要允許公立醫院在一定比例內,以人才、技術、品牌、管理等,與社會資本開展多種形式合作。鼓勵發展專業性診斷服務機構,注重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診斷服務外包。

  2、構建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護理型養老機構是浙江當務之急。強化民政系統與衛生系統溝通交流,引導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共建,著力推進養老機構的醫療、康復、護理、保健能力建設,到2015年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數占比不低于40%。加快省民康中心建設,形成護理型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培訓中心和指導中心。與居家養老相適應,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老年護理、慢病管理和服務能力。加快省老年醫療中心建設,推進11市老年醫療機構建設,構建全省老年醫療骨干網絡。

  探索個性化健康服務。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業態,發展針對不同群體的健康服務。推進醫檢分離、健康人群與病患人群分離制度,加快健康體檢專業化建設。鼓勵社會資本按照規范化建設與運營的要求,積極發展連鎖性醫療體檢機構,投資興辦專業化醫療設備檢查機構。積極引進慈銘、愛康國賓、臺灣兆美等專業性健康體檢機構,促進健康體檢市場發育與成熟。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和“治未病”的優勢,依托浙江中醫藥大省的優勢,開發和推廣科學合理、質優價廉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及產品,大力發展中醫藥特色保健業。整合浙江生態旅游資源和優質醫療資源、中醫藥特色養生保健資源優勢,面向海內外市場,積極開拓醫療旅游市場和發展休閑養生(養老)經濟。

  3、完善健康保險服務體系。在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建立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逐步擴大人群覆蓋面。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長期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以及適應市場需求的其他產品與服務。鼓勵保險公司加強與醫療機構、體檢機構、護理機構合作,為參保人提供健康咨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風險干預、疾病管理等服務。積極探索醫護人員責任保險、醫療機構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積極穩妥推進商業保險機構的醫保經辦業務。

  4、拓展支撐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健康教育。引導和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健康服務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對口,新增或調整擴大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等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招生規模,加快培養護士、養老護理員、營養師、按摩師、理療師等專業技術人才。加快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加強“數字醫院”、遠程醫療和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全省“全人全程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推進云計算技術在健康信息存儲與處理上的應用,探索可穿戴式健康數據采集設備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打造“健康云”平臺。積極發展健康傳媒產業。積極發展以制作和傳播健康信息為主的信息媒體,支持浙江衛視、浙江在線等主流媒體健康板塊發展壯大。

 ?。ǘ└脑焯嵘】抵圃鞓I

  1、推進醫藥器械制造業轉型發展。大力支持創新藥物、醫療器械、新型生物醫藥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設備、材料、保健用品的省內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競爭力。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加強高新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服務能力。轉型提升特色化學藥,注重特色原料藥的二次開發和晶型研究,積極推進現有原料藥產品更新換代。努力開拓藥物制劑領域,培育產業創新集群,推進一批制劑國際認證項目。大力發展醫療器械和保健用品產業,積極支持老年人、殘疾人專用設備和特色保健用品研制。

  2、推進健康食品業創新發展。加強傳統保健食品品牌建設,做大做強鐵皮石斛類、蜂產品類和保健酒類等三大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以營養科學為基礎,著重開發以海洋生物、中醫藥、特色動植物為基礎的新型保健食品,促進保健食品與養老服務業、美容美體業、醫療康復業融合。推進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和示范企業建設。

關鍵字:
上一篇:關于印發《甘肅省食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下一篇:北京市率先出臺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

  •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方式※ ※留 言 板※ ※版權聲明


  • 健康產業網      世界創新醫學科學院

  •             版權所有:世界創新醫學科技(北京)中心   本站已申請法律保護◎嚴禁盜版或抄襲本站    監督電話:010-52893987

  •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8號紫金園B座5層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40538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