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早癌篩查公益行
一、項目背景
癌癥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50萬,因癌癥死亡約250萬。更為關鍵的是我國80%的癌癥患者確診時即屬于中晚期,癌癥一旦出現轉移或進入中晚期就變成急性病。所以將腫瘤控制在基因癌變之前,對腫瘤進行早期的檢測手段提出需求。在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防控重大疾病是健康中國行動三大板塊中的第三板塊。在其中的癌癥防治行動中強調“個人要定期防癌體檢,密切關注癌癥危險信號,政府和社會應當推進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開展癌癥機會性篩查”。
早期發現癌癥是控制疾病的根本。如果癌癥早期發現,其治愈率還是很高的。但目前我國癌癥防治的現狀是,患者在確診時都不是早期,通過腫瘤標記物檢測結果的時候已經晚期了,醫院都以治療中晚期患者為主。我國的癌癥治療能力并不低,一些大型醫院的設備和診治水平已經接近發達國家,但對癌癥防控的能力非常低。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新的比例,40%的癌癥患者是可以通過預防而不得癌癥的,40%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愈,20%可以帶癌生存,這種442的比例充分說明了癌癥早發現早診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癌癥早期發現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這也是主流醫學界的共識。
癌癥如果是早期發現,手術后可以作為慢性病治療,存活幾年、十幾年沒有問題。甚至如果能更早期發現癌癥的跡象,通過早干預、早預防,定期體檢等干預手段完全可以避免或延緩癌癥的發生和發展。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癌癥定義為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那是建立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基礎上,以及未來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癥可以像慢性病一樣進行治療。
二、項目內容:
1、此次早期癌癥篩查公益活動將采用我國獨家擁有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批號的早癌篩查技術,可有效篩查出多種癌癥高危人群,準確率高,簡便無創,早發現早干預。
2、該項目將以公益科普宣教、公益捐助和公益資助的形式陸續在全國各省市開展,采用自主研發的“全民防癌控癌系統”,資深專家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評估為前來檢驗的廣大百姓群眾提供早期篩查報告,同時可以根據具體需要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及后續跟蹤服務等內容。全面提高國民早期防癌意識,促進健康生活。
該項目是“全民健康志愿服務工程”的系列公益項目,由“早癌篩查公益行組委會”負責實施,健康產業網參與共同推廣。